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青年科技交流会暨2021年青年科学家线上论坛成功举办

 

       2021年11月6-7日,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青年科技交流会暨2021年青年科学家线上论坛成功举办。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在9月底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已然成为当代青年前进动力。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王金星致辞


论坛议题召集人主持现场

 

        气象青年科技交流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年,是学会培养青年人才成长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逐渐成为本会的品牌学术交流活动。本次论坛依托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由本会的托举人才及本会工作人员共同组织完成。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等全国气象部门有关单位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云南大学、西南大学等80余家单位的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小尺度气象与高影响天气、天气气候变率及其预测、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全球气候变化:过去和未来”四个议题以线上报告、线上墙报等形式展开研讨与交流,召集人分别为中山大学杜宇副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朱志伟教授、刘超教授;北京大学李婧教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里京副研究员。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王金星出席本次论坛并致辞。 
       本次论坛安排线上口头报告交流49篇,墙报交流108篇。两天的论坛交流精彩纷呈,在线交流人次超过500余人。参会代表对学会专门针对青年人搭建交流平台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通过交流有助于增进行业内青年科技人员的相互了解和认识,对今后科研创新及业务工作有帮助、有促进,同时对中国气象学会的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认可,交流活动达到预期效果。会后,秘书处将同意录制的口头报告经剪辑后放到了学会官网云端气象科技论坛专区以及本次论坛的会议网站供读者参阅(网址为:https://cms2021ysf.aconf.cn/)。

 

论坛报告回放

 

S1. 中小尺度气象与高影响天气

 

S2. 天气气候变率及其预测

 

S3.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S4. 全球气候变化:过去和未来

 

 
(一)口头报告
S1 中小尺度气象与高影响天气
1.热带气旋云雨日变化波动及其与气旋强度变化的关系——徐伟新(中山大学)
2.华南锋面与暖区暴雨共存个例的微物理特征对比研究——韩彬(中山大学)
3
A Wintertime Heavy Rainfall Event in Southern China Associated with the South Branch Trough of Subtropical Westerlies——袁俊鹏(云南大学)
4.Hydrometeor Budget of the Meiyu Frontal Rainstorms Associated with Two Different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Patterns——李超(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5.长江中下游区域复合型极端高温事件机理初探——李怡(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6.中国大冰雹的气候特征及其极值分析——倪相(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7.Notable Contributions of Aerosols to the Predictability of Hail Precipitation——李潇斐(西北大学;西安气象科技研究院)
8.次千米至次百米水平分辨率对模拟台风边界层结构的影响——刘青元(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9.干空气质量守恒的全球高分辨率大气模式动力框架技术——彭军(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11.对流可分辨集合预报中多源扰动多尺度相互作用在SCMREX期间的个例依赖性——张旭斌(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12.佛山地区一次局地暴雨过程的重力波特征分析——王秀娟(吉林省气象局)
 
S2 天气气候变率及其预测
1.The Record-breaking Meiyu in 2020 and Associate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Tropical SST Anomalies——刘芸芸(国家气候中心)
2.Why super sandstorm 2021 in North China?——尹志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Subseasonal-to-Seasonal Predictability of Onset Dates of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刘伯奇(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Mechanisms of ENSO Phase-locking and Its Biases in Climate Models——陈汉卿(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5.非瞬时反馈机制及其在MJO模拟中的应用——刘岩(南京大学)
6.Global impact of the Maritime Continent barrier effect on the MJO——周逸豪(南京大学)
7.西半球环流型的形成维持机制及对平流层极涡的影响——谭鑫(中国地质大学)
8.中纬度热带气旋移动速度的气候变化特征——郭晞(江苏省气象台)
9.亚洲陆地夏季降水中大尺度大气环流和局地陆面作用的分离——陈玥(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10.PMM与登陆中国台风频数关系的年代际变化——高斯(中山大学)
11.基于历史观测约束的汛期降水预测——于海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12.Cause of extreme heavy and persistent rainfall over Yangtze River in summer 2020——潘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3.中国西北5月和9月地表气温的年际变率机理及其预测——姚梦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S3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1.如何利用多尺度模拟框架(MMF)更准确地模拟美国中部地区对流降水?——林光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混合相态云的散射特性研究——伊炳祺(中山大学)
3.基于非合作微波链路的降水探测技术——刘西川(国防科技大学)
4.适用于双参云微物理方案的伽马雨滴谱分布高精度快速求解方法——刘显通(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5.气溶胶影响雾生命时间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严殊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6.机器学习预测我国和全球气溶胶历史和未来变化——杨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7.基于线性混合机器学习模型估算中国地区PM2.5浓度——陈斌(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8.风云三号D星微波温度计在反演和同化中关键技术思考——牛泽毅(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9.两支急流波导对2015年初冬华北严重霾的影响——安霞东(中国海洋大学)
10.EP/CP型厄尔尼诺对中国东部对流层臭氧污染的影响——姜中景(北京大学)
 
S4 全球气候变化:过去和未来
1.Increasing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on daily-to-multiyear timescales in a warmer world——张文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全球干旱区水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刘晨汐(兰州大学)
3.复合型极端高温变化—从全球到城市尺度——陈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西北太平洋台风季在近四十年提前结束的趋势及其原因——吴彦洁(中国海洋大学)
5.利用区域气候模式对华北地区典型气温变化的未来预估——李彦萌(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6.氧气水平下降正在成为全球城市关注的焦点——魏韵(兰州大学)
7.北极放大效应季节性差异的成因——戴海瑨(国防科技大学)
8.中亚干湿变化的归因——任钰(兰州大学)
9.海绵城市建设中气象服务问题研究——钱鹏(镇江市气象局)
10.Bias corre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for RCM simulations using the QM and QDM methods——童尧(辽宁省营口市气象局)
11.不同气候情景下中国居民健康风险预估——孙兆彬(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二)墙报交流
S1 中小尺度气象与高影响天气
1.台湾海峡及周边极端小时降水阈值卫星特征——吕巧谊(厦门市海峡气象开放重点实验室)
2.中国大陆昼、夜间雷暴特征的精细化对比分析——李德帅(93995部队)
3.Tropical Cyclones impact on Tropopause and the Lower Stratosphere Vapor Based on Satellite Data——蒋宝林(惠州学院;Suny Yat-sen University)
4.“0514”上海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分析——周林(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气象中心)
5.中尺度降水集合预报随机参数扰动方法研究——徐致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6.陇东地区一次暴雨过程的干侵入研究——赵慧(平凉市气象局)
7.浙北一次高空冷涡后部雷暴大风成因分析——吴福浪(中国民用航空宁波空中交通管理站气象台)
8.郑州极端强降水过程成因初步分析——周洁(兰州大学)
9.西宁机场连续两年雷暴天气特征的精细化对比分析——马晓玲(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青海分局)
10.南京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短时强降水过程中分钟雨量的对比分析——袁媛(南京市气象台)
11.2020年12月一次北部湾海雾过程的生消特征分析——伍丽泉(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12.华东中部地区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孔晓宇(上海中心气象台)
13.一 次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及低层风场影响分析——杨舒楠(国家气象中心)
14.一次区域暴雨天气过程及可预报性分析——于增华(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
15.一次沿长江流域降水接力东传事件的研究——朱素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6.Diurnal variations of low-pressure system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the Meiyu season and its impacts on the record-breaking Meiyu rainfall in 2020——马婷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7.2019年台风“塔巴”和“米娜”过程性大风对比和模式检验——梅一清(南通市气象台)
18.基于随机森林的暴雨灾害人口损失预估模型——刘扬(国家气象中心)
19.积层混合云微物理特性的飞机观测研究——侯团结(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福建沿海夜间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郭弘(福建省罗源县气象局)
21.2020年8月28日江苏特大暴雨的微物理和动力特征分析——王坤(南通市气象局)
22.2020年夏季西天山和中天山雨滴谱特征对比分析——江雨霏(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23.基于遥感影像的地闪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谭春堂(青海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24.高原复杂地理参数对雷电活动的影响分析——胡亚男(青海省气候中心)
25.台风“巴威”(2008)影响大连市降水过程分析——周天娇(大连市气象服务中心)
26.一次飑线过程的特征及气象服务经验总结——姜兵(哈尔滨市气象局)
27.2021年春季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研究——刘志远(重庆师范大学)
28.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夏季云降水雨滴谱特征分析——韩亚东(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9.东北冷涡强度定义及特征分析——胡鹏宇(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
30.辽宁地区降雪天气的GPS水汽变化特征——徐爽(沈阳市气象局)
31.商洛一次致灾短时强降水中尺度特征及预报预警分析——陈小婷(陕西省气象台)
32.江苏副高型强对流天气特征及环境参数分析——张树民(江苏省南通市气象局)
33.《2019年台风“塔巴”和“米娜”过程性大风对比和模式检验》——梅一清(南通市气象台)
34.冷涡背景下一次龙卷的雷达特征和物理过程探究——袁潮(辽宁省盘锦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东北冷涡研究开放重点实验室)
35.多源观测短时强降水双层嵌套预报模型——夏侯杰(江西省气象台)
36.利用相控阵雷达和双偏振雷达对一次夜间强风雹天气过程的分析——陶岚(上海中心气象台)
37.对热带气旋近地层不同高度耗散加热的研究——周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8.切变环境中低层气流对热带气旋外雨带的影响——戴宇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9.垂直切变强度对双眼墙形成前外雨带的影响——刘鑫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40.锋面雨带中β对流系统机制机理个例分析——孙敏(上海中心气象台)
41.广州“5.7”特大暴雨云微物理特征的偏振雷达观测分析——王洪(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42.造成贵州水城“7·23”山体滑坡的大暴雨成因分析——周文(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43.2021年春季华北地区一次典型沙尘重污染天气过程研究——刘志远(重庆师范大学)
 
S2 天气气候变率及其预测
1.华南晚春强降水季节预测研究——张守文(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2.2020年夏季长江流域持续性特大暴雨的成因分析——潘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和先兆信号的江苏夏季降水客观预测方法——蒋薇(江苏省气候中心)
4.独立于ENSO的东亚夏季降水年际变率来源——杨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四种机器深度学习算法对武汉地区雷达回波临近预报的检验和评估——袁凯(武汉市气象局)
6.天气和气候记忆性特征分析——以济南和青岛为例——刘思宇(山东省气象信息中心)
7.BCC-AGCM中层大气模式的研发进展——路屹雄(国家气候中心)
8.基于CART算法的夏季高温预测模型构建——官雨洁(福州市气象局)
9.2011-2018年安徽暖季短时强降水及其环流背景统计特征——刘希(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10.内蒙古中西部地区2018年夏季异常多雨成因——刘炜(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
11.基于均值与极值的铁岭气温时空差异性分析——张明哲(铁岭市气象局)
12.荥经站新址与旧址气象资料的对比分析——廖捷(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13.东台市近18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崔曼(江苏省东台市气象局)
14.GRAPES中尺度降水集合预报多随机物理模式扰动方法研究——徐致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5.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对我国西南地区西部深秋降水的影响——刘扬(国家气象中心)
16.湘北地区分钟级降水概率特征分析——谢傲(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17.大陈岛近63年地面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的统计分析——王可欣(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局)
18.亚洲夏季风北部边缘带的变化及中高纬度行星波对其变化的影响——谭政华(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辽宁省气象台)
19.广西前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及其与东南太平洋海温变化的因果联系——覃皓(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
20.广西冬季低温频次变化特征分析及大西洋海温影响——周秀华(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21.西伯利亚高压南界东段季节及季节内变化特征及成因——蓝柳茹(柳州市气象局)
22.基于转移熵分析法研究ENSO与亚洲地区气温间因果关系——吴昕悦(江苏省镇江市气象局)
23.2020年6月广西持续性暴雨的天气气候特征——蔡悦幸(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
24.使用动态混合实现睿图-短期天气预报系统的不间断全循环预报——冯琎(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25.Effect of air-sea interaction on monthly predictable patterns of Geopotential Height at 850 hPa over Asian-Australian monsoon region——汪栩加(安徽省气候中心)
26.基于DERF2.0模式的4-6月延伸期降水检验评估——王娟怀(广东省气候中心)
27.西南地区夏季汛期降水时空特征研究——王志毅(重庆市气象局)
28.西北地区ECMWF-HR云量预报产品的检验评估——魏栋(兰州中心气象台)
 
S3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1.不同风切变条件下气溶胶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影响——陈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Global climatology (2007-2019) of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derived from the CALIPSO——潘红林(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兰州大学)
3.气溶胶对辐射的影响评估及其在边界层发展中的作用——程志刚(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4.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台湾海峡西岸雨滴谱特征——张玉轩(厦门市气象局)
5.基于多种观测资料的雷电临近预警方法的研究——刘佼(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
6.空气污染相关极端气象条件对中国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杨健博(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7.一次强对流天气的X波段相控阵双偏振雷达探测分析——刘昭武(滨州市气象局)
8.青藏高原东坡不同海拔高度区域的雨滴谱特征——李山山(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9.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人工増雨作业数据处理软件设计——王霄(徐州市气象局)
10.贵州一次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唐辟如(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11.深圳流感发病的气象诱因及预测建模研究——马盼(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12.FY-4A卫星夜间大雾识别及其在高速公路 服务应用中的潜力分析——王明(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13.增暖背景下青藏高原雨季环流演变特征——温婷婷(青海省气象局气候中心)
14.微波成像仪云液态水和降水反演——唐飞(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15.江苏盐城地区一次持续性强污染雾过程研究——朱毓颖(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16.新疆天山冬季地形云地面碘化银催化模拟研究——胡建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7.气溶胶对深对流云的影响——邹泽庸(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8.人为热排放对上海极端高温的影响研究——敖翔宇(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19.城市下垫面改变对辽宁中东部城市群大气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王东东(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20.一次东北冷涡过程的宏微观物理特征分析——李冬楠(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21.华北地区秋季过氧乙酰硝酸酯的快速光化学反应原理及分析——邱雨露(北京市气象局)
22.利用无人机研究不同海陆气温差下沿海大气边界层和颗粒物浓度的变化——唐颖潇(天津市环境气象中心)
23.2019年陕西一次罕见持续性强浓雾天气分析——梁绵(陕西省气象台)
24.中国西北地区雨季的雨滴谱统计特征——曾勇(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25.基于改进射频磁场测量的人工引雷初始阶段综合研究——石涛(芜湖市气象局)
26.生物质燃烧排放细粒子的质谱特征及理化性质——张晨昕(江苏省镇江市气象局)
 
S4 全球气候变化:过去和未来
1.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现状、未来、及全球海洋观测大会2029——成里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华北初夏高温及环流的低频特征研究——李天宇(吉林省气候中心)
3.北极放大背景下海洋热含量的变化——徐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滦河流域径流的时序结构分析——向亮(河北省气候中心)
5.气候变化下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驱动因素对凯尔特海溶解氧减少的分析——孟欣(利物浦大学)
6.中国东部1979–2009年夏季降水水汽源分析——胡芩(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7.长江中下游夏季高温干旱演变过程及环流异常成因简析——李曈(南通市气象局)
8.基于多模式集合的未来北京地区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研究——孟纯纯(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9.大连近海客运航线覆盖海域海浪要素初探——黄山(大连市气象服务中心)
10.Reconciling human and natural drivers of the tripole pattern of multidecadal summer temperature variations over Eurasia——华文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1.1961-2020年东北地区冬季寒潮特征分析——刘丽伟(兰州区域气候中心)